中国书画名家百科-权威的中国书画名家大百科
手机版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网站颜色:

TOP

毛泽东诗词中的对联(六)
2013-06-13 00:09:56 来源: 作者: 【 】 浏览:351次 评论:0
    牢骚太盛防肠断;
    风物长宜放眼量。
    ——毛泽东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之颈联

  注:毛泽东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[1949年4月29日]:“饮茶粤海未能忘,索句渝州叶正黄。三十一年还旧国,落花时节读华章。牢骚太盛防肠断,风物长宜放眼量。莫道昆明池水浅,观鱼胜过富春江。”作者自注:“三十一年:一九一九年离开北京,一九四九年还到北京。旧国:国之都城,不是 state 也不是 Country。”“饮茶粤海”,粤海,指广州。1926年5月,毛泽东与柳亚子在广州相识,曾一起品茗纵谈。“索句渝州”,渝州,指重庆。1945年8月末至10月中旬,毛泽东在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谈判时,与柳亚子多有交往,曾因柳之请书写《沁园春·雪》赠柳。“落花时节”,谓暮春时节。“富春江”,言东汉严子陵隐居桐庐,曾在富春江游钓,现还有钓鱼台遗址。柳亚子于3月28日夜写有《七律·感事呈毛主席》一诗,颇有些牢骚满腹之慨。毛泽东得到柳诗后,尽管当时——可以说是中国革命、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最为关键的时刻,全国的解放战争、国共和谈、百万雄师过大江、各方面人士的接待拜访……真是忙到了难以描述的地步,担还是挤出时间,于4月29日写了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。全诗完全以一位老友、挚友的意态写出。前四叙述了作者从广州品茶,经渝州索句,到北京读诗的与柳二十几年的友谊,意在表明他们之交远非泛泛,这在感情上便给了柳以极大的安慰,有助于化解柳的牢骚。颈联针对柳情绪上和看事物上的弱点,进行了关切而知心的规劝。对柳的牢骚表示理解,中是劝他别“牢骚太盛”,“太盛”了有损健康;开导柳看事物应把眼光放称远一点,不要为一时的“出无车”而生气,假以时日,这点困难是可以解决的,言外之意劝导柳不要过重地看待眼下个人的待遇,要看远一些。诗的最后两句,极委婉地劝柳亚子留在北京与中国共产党、与他毛泽东共商国是,比回老家去过“隐士”生活要好得多,因为留下是为建设新中国服务,为人民服务。这一天,柳亚子上午游颐和园,回家得到毛泽东的和诗,读后大为感动,连写两律以抒怀,说“昆明湖水清如许,未必严光忆富江”,表示接受劝导,留下来不走了。

    风起绿洲吹浪去;
    雨从青野上山来。
    ——毛泽东《七律·和周世钊同志》之颔联

  注:毛泽东《七律·和周世钊同志》[1955年10月]:“春江浩荡暂徘徊,又踏层峰望眼开。风起绿洲吹浪去,雨从青野上山来。尊前谈笑人依旧,域外鸡虫事可哀。莫叹韶华容易逝,卅年仍到赫曦台。”1955年6月20日,毛泽东在湘江游泳后,又登上了矗立在麓山顶峰的云麓宫。他欣赏了云麓宫壁间悬挂的诗词对联后,走到宫外的望湘亭,凭栏远眺,橘子洲烟云绿树,湘江上风帆沙鸟,美丽如画;长沙市楼房烟囱,兴旺繁华。下午二时在望湘亭进午餐,毛泽东和陪同的同志们谈笑甚欢,毫无倦意。作为湖南省副省长的周世钊,陪同毛泽东游罢归家,夜已深,仍兴奋得不能就寝入睡,诗兴难抑,提笔写下一首《七律·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》:“滚滚江声走白沙,飘飘旗影卷红霞。直登云麓三千丈,来看长沙百万家,故国几年空兕虎,东风遍地绿桑麻。南巡已见升平乐,何用书生颂物华。”不久,周世钊把这首诗和其他诗词寄给了毛泽东。10月4日,毛泽东给周世钊复了信,说“读大作各首,甚有兴趣,奉和一律,尚祁指政。”“奉和一律”就是这首《七律·和周世钊同志》。这首七律记叙了作者游湘江、岳麓宫的情景、和酒席间谈笑、议论的内容,全用白描手法,直赋其事,情绪轻松乐观,最后两句,如对故人促膝谈心,关怀慰勉之情甚殷。

    千树薜荔人遗矢;
    万户萧疏鬼唱歌。
    ——毛泽东《七律二首·送瘟神·其一》之颔联

  注:毛泽东《七律二首·送瘟神·其一》[1958年7月1日]:“绿水青山枉自多,华佗无奈小虫何!千树薜荔人遗矢,万户萧疏鬼唱歌。坐地日行八万里,巡天遥看一千河。牛郎欲问瘟神事,一样悲欢逐逝波。”《其二》:“春风杨柳万千条,六亿神州尽舜尧。红雨随心翻作浪,青山着意化为桥。天连五岭银锄落,地动三河铁臂摇。借问瘟君欲何往,纸船明烛照天烧。”作者前序:“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,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。浮想联翩,夜不能寐,微风拂煦,旭日临窗。遥望南天,欣然命笔。”作者后记:“六月三十日《人民日报》发表文章说:余江县基本消灭了血吸虫,十二省、市灭疫大有希望。我写了两首宣传诗,略等于近来的招贴画,聊为一臂之助。就血吸虫所毁灭我们的生命而言,远强于过去打过人们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帝国主义。八国联军,抗日战争,就毁人一点来说,都不及血吸虫。除开历史上死掉的人以外,现在尚有一千万人患疫,一万万人受疫的威胁。是可忍,孰不可忍!然而今之华佗们在早几年大多数信心不足,近一二年干劲渐高,因而有了希望。主要是党抓起来了,群众大规模发动起来了。党组织、科学家,人民群众,三者结合起来,瘟神就只好走路了。”这两首诗的前序,说明了创作缘起和灵感情态,诗尾的后记,说明了创作的目的,都有助于读者对诗的理解。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和颔联,用极为关切的心情写出。我国的山河虽然美好,可是在这山河大地上生活的人们却受血吸虫的然害,连历代的名医都束手无策,以致村庄满是野藤断榛,人户稀稀落落,随处荒坟飞磷,几乎成了鬼的“乐园”。多么严重、悲惨的血吸虫之祸!标题上的“瘟神”,迷信传说中传播瘟疫的神。前序中的“浮想联翩”,言想象中的形象一幕接一幕的不断浮现。首联中第二句“华佗”,是东汉末年名医,这里泛指名医。

  (陆君云 整理)

Tags:毛泽东 诗词 对联 责任编辑:对联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毛泽东诗词中的对联(五) 下一篇毛泽东诗词中的对联(七)

评论

帐  号: 密码: (新用户注册)
验 证 码:
表  情:
内  容: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图片主题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相关文章

中国书画名家百科-权威的中国书画名家大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