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书画名家百科-权威的中国书画名家大百科
手机版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网站颜色:

TOP

毛泽东诗词中的对联(十二)
2013-06-13 00:09:44 来源: 作者: 【 】 浏览:234次 评论:0
    斥鷃每闻欺大鸟;
    昆鸡长笑老鹰非。
    ——毛泽东《七律·吊罗荣桓同志》之颈联

  注:颈联写当时我国面临的国际斗争形势。“斥鷃”、“昆鸡”,比喻当时的美帝国主义、现代修正主义和其他反动势力;“大鸟”、“老鹰”,比喻我们的国家。20世纪60所代初,国际上的帝、修、反联合掀起一次反华浪潮,对我国妄加“欺”、“笑”,搞封锁,确实给我国造成了某些困难。正在这时,罗荣桓不幸离开了人世,实在是我国人民、我们党的重大损失。“国有疑难可问谁?”诗的最后一句,表达了作者对罗荣桓同志逝世的极其沉痛的悼念之情。

    胸罗文章兵百万;
    胆照华国树千台。
    ——毛泽东《七律·咏贾谊》之颔联

  注:毛泽东《七律·咏贾谊》[约1964年]:“少年倜傥廊庙才,壮志未酬事堪哀。胸罗文章兵百万,胆照华国树千台。雄英无计倾圣主,高节终竟受疑猜。千古同惜长沙傅,空白汨罗步尘埃。”诗的首联,称赞贾谊是具有任朝廷宰辅一类大臣才能的人,同时为他的才华未能得到施展、治国壮志未能得到实现而深表惋惜。“倜傥”,谓洒脱,不拘谨。“廊庙”,指朝廷。古往今来,这类的历史遗憾太多了。这一联为全诗的总括,以下三联,都是对首联的申述。颔联具体写贾谊的“廊庙才”。他胸中锦绣般的文章如雄师百万,他肝胆光明磊落地为巩固汉王朝加强中央集权而建议多封诸侯王,王多则缩小了他们的领地,削弱了他们的势力。“台”,古代官署称台。“雄英”,谓出类拔萃,此处指贾谊。

    雄英无计倾圣主;
    高节终竟受疑猜。
    ——毛泽东《七律·咏贾谊》之颈联

  注:颈联写贾谊“壮志未酬”:一、贾谊没有办法让汉文帝信任他并委以重任,他多次“上疏”,“文帝不听”;二、贾谊受到排挤,一些权势大的老臣“绛、灌、东阳侯、冯敬之属尽害之,乃短贾生”,“于是天子后亦疏之,不用其议,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”。尾联写一“哀”字。为贾谊惋惜。“空白汨罗步尘埃”。贾谊《吊屈原赋》,一方面非常同情屈原,一方面又说屈原可以“历九州而相其君兮,何必怀此都也”,应像凤凰那样,发现危险就高飞远去,“远浊世而自藏”,何必投汨阳江呢。贾谊只不过这样空说说而已,他自己也还是因梁王堕马一事哀伤而死,步了屈原的后尘。
 
    闻鸡久听南天雨;
    立马曾挥北地鞭。
    ——毛泽东《七律·洪都》之颔联

  注:毛泽东《七律·洪都》[1965年]:“到得洪都又一年,祖生击辑至今传。闻鸡久听南天雨,立马曾挥北地鞭。鬓雪飞来成废料,彩云长在有新天。年年后浪推前浪,江草江花处处鲜。”这是一首咏怀诗,约写于1965年5月29日离开井冈山到达南昌后的日子里。标题“洪都”,旧南昌府的别称,唐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南昌故郡,洪都新府。”诗的第一句点题记叙作者时隔一年又来到南昌。第二句用祖逖北伐击辑的典故,“祖生击楫”,指祖生,东晋名将祖逖;击楫,谓敲打船桨。祖逖率师渡江北伐,中流击楫,立誓说,如果不能平定中原而再渡江者,有如大江。此处暗喻1927年8月1日南昌武装起义,其潜在的意思是,因南昌是革命圣地,所以我又来了。颔联豪情满怀地概括了作者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。“8·1”之后,作者紧接着发动秋收起义,上井冈山,长征到陕北,解放战争,到新中国成立,全包容在这两句诗中了。作者回顾以往,不禁感慨系之。“闻鸡”,指东晋祖逖与刘琨年轻时,听鸡叫就起床舞剑。此处暗喻持枪战斗。

    鬓雪飞来成废料;
    彩云长在有新天。
    ——毛泽东《七律·洪都》之颈联

  注:颈联上句慨叹自己年岁已高,“成废料”,自我幽默之词,也暗含有再不能能像过去那样闻鸡听雨、立马挥鞭之意。但作者豪不伤感,下句“彩云”,比喻美丽的祖国或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。新中国长在,革命理想长在,前途是美好的。最后两句,仍然是写作者的感想。细揣诗意,似乎是说:南昌起义也是三十八年过去了,那些起义之后曾同诗人一道南征北战的将军们也像作者一样,“鬓雪飞来”了,老了,这是规律,是辩证法,长江后浪推前浪,世上新人赶旧人,年年如此,永远如此,君不见,那江草江花,依然年年“处处鲜”么?作者是在讲生死观吗?似乎不全是;是在自慰兼自励或同时慰老战友兼激励老战友吗?似乎有点像。诗,太含蓄了,作者当时的心境太难捉摸了。见仁见智,各人去品味吧。

    青松怒向苍天发;
    败叶纷随碧水驰。
    ——毛泽东《七律·有所思》之颔联

  注:毛泽东《七律·有所思》[1966年6月]:“正是神都有事时,又来南国踏芳枝。青松怒向苍天发,败叶纷随碧水驰。一阵风雷惊世界,满街红绿走旌旗。凭阑静听潇潇雨,故国人民有所思。”这首诗写于“文革”发起之时,作者正在南方巡视。关于“文革”,中共中央已作决议,这里不作论及,只就谈谈诗的大致内容。首联“神都”,指北京。“有事”,指北京刚刚发起的“文革”。正在这时,作者到了南方。“踏芳枝”,意谓显得倒轻松,好像是特意游览江南秀丽风光的,其实,作者心头的负荷却很重,这从下面的诗句可以感受得到。颔联用比喻的手法,写“文革”之初的激烈的斗争。“青松”,比喻刚初发动起来的“革命群众”;“败叶”,比喻所谓的“走资派”、“反动学术权威”。一方是“怒”发,勇敢斗争;一方是被斗得落花流水。

    一阵风雷惊世界;
    满街红绿走旌旗。
    ——毛泽东《七律·有所思》之颈联

  注:颈联写“文革”初起那轰轰烈烈、沸沸扬扬的声势。这两联都是写作者所见的“文革”之初的情景。显然,作者对此是赞赏的。但这样的形势将会怎样发展?结局会怎样的?作者又似乎并不很自信,“凭阑静听潇潇雨,故国人民有所思。”颔联、颈联中所显现出的振奋情绪,似乎一下子就平静下去了,听潇潇雨声,想人民在想些什么。“有所思”,很令人费解,——那就“不求甚解”吧。1966年8月7日,作者给江青写了一信,说他“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”,说在他身上“有些虎气,是为主,也有些猴气,是为次。”这首《七律·有所思》是否多少体现出了作者气质上的这样的特点呢?

  (陆君云 整理)

Tags:毛泽东 诗词 对联 十二 责任编辑:对联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毛泽东诗词中的对联(十一) 下一篇毛泽东撰挽联(一)

评论

帐  号: 密码: (新用户注册)
验 证 码:
表  情:
内  容: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图片主题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相关文章

中国书画名家百科-权威的中国书画名家大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