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书画名家百科-权威的中国书画名家大百科
手机版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网站颜色:

TOP

为何秦腔难以形成流派?
2013-06-11 22:12:36 来源: 作者: 【 】 浏览:317次 评论:0
   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--秦腔,有着几千年的历史。陕西省首批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交流研讨会在省文化厅召开,陕西省的11位省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畅广元、冀福记、李星、张晓斌等陕西知名文艺界人士,以及中青年秦腔表演艺术家们汇聚一堂,就秦腔的流派传承、秦腔传承人的责任义务等问题进行研讨交流。

  秦腔究竟有没有流派传承?

  提起京剧,人们头脑中第一个反应出的就是尚(小云)、程(砚秋)、梅(兰芳)、荀(慧生)等著名流派;提起越剧,我们也会想起袁(雪芬)、范(瑞娟)、尹(桂芳)等流派;然而与这些戏曲艺术相比,秦腔却没有一个如雷贯耳的流派名称,甚至早前也有人发出“秦腔没有流派”的论断。

  事实上,秦腔并不是没有流派,只是理论界至今没有对秦腔的流派梳理出一个头绪。也有人将李正敏为代表人物的一派叫“敏派”,以肖若兰为代表人物的一派称为“兰派”(据说这是肖临终前自己定的),以肖玉玲为代表人物的一派称为“肖派”……但时至今日,却没有一个秦腔流派如京剧梅派、尚派那样被叫响。省戏曲研究院著名编剧张晓斌就用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来形容秦腔的流派传承:“长久以来,秦腔的流派似乎有,可是不具规模,没有形成合力。”而“梅花奖”得主,青年演员李小锋则告诉记者:“‘越剧王子’赵志刚介绍自己时,第一句话永远是我是“尹”派传人。可陕西的秦腔演员却少有这种现象,不是他们不尊重老师,实在是秦腔没有太有影响力的流派。”

  秦腔流派为何难以形成?

  秦腔在西北五省乃至全国都有着庞大数量的“粉丝”,可为什么秦腔在传承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形成很有影响力的流派呢?“资深戏迷”尚先生分析说:“关键还是宣传不够,再加上长久以来陕西的秦腔界也没有形成这种传承的意识。易俗社曾想培养一位资质很好的秦腔演员向肖若兰学习,但这位秦腔演员却说‘即使唱一辈子也依然无法超过肖老师,最多是肖若兰第二,而永远成不了自己’。有这种心理的人不在少数,这无疑也阻碍了秦腔流派的传承和发展。”而肖(若兰)派弟子李淑芳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:“作为一门艺术要流传下去,必须要有流派,秦腔流派淡泊的原因,可能也因为圈内不太注重这个风气,演员太讲求个性化。所以要传承流派其实挺难的,没有十分的决心和自信做不到。”

  “还好,现在有了秦腔传承人,虽然来晚了,可毕竟来了。”张晓斌说,他表示自己参加这个会多少有些酸楚,因为很多老艺人还没有来得及传承就离开了人世。“传承人的设立,一方面是鼓励他们多收学生,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;另一方面,也给年轻演员树立一个榜样,让他们学习老表演艺术家甘于寂寞、磨砺技艺,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。”张晓斌说。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向记者表示:“秦腔不是没有流派,只是宣传的力度不够。通过这次传承人的活动,一定会促进流派的明晰化,因为流派是需要群众来认可的,必须要在大家的了解中慢慢形成。”

  我们采访的几位秦腔传承人也都表示,收徒弟的条件除了可塑性外,学生的品德同样重要,传承人之一的贠宗翰表示,他收徒的条件是把学生对秦腔是否热爱放在首位,他相信,只要通过老艺术家的精心培育,学生的刻苦学习,秦腔流派一定可以发扬光大。

Tags:为何 秦腔 难以 形成 流派 责任编辑:yimaneili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俞振飞表演艺术与中国文化 下一篇地方戏曲能否最终走向市场化?

评论

帐  号: 密码: (新用户注册)
验 证 码:
表  情:
内  容: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图片主题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相关文章

中国书画名家百科-权威的中国书画名家大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