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书画名家百科-权威的中国书画名家大百科
手机版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网站颜色:

TOP

根雕艺术以及根艺创作的美学原则
2013-06-11 20:40:13 来源: 作者: 【 】 浏览:181次 评论:0

    根雕艺术,主要分为根艺和根雕两部分。

  根艺的特点是天然造型,突出“天然美”。中国根艺大师屠一道先生把根艺特点总结了五个字:真、奇、古、怪、绝。这都说明根材对根艺的重要性,没有好的天然形成的好根材,决不能制作好的根艺作品。寻找理想的根材十分艰难,往往过百木而不遇,相千根亦难一得。一根在手,百看千相,反复审察,要在爱护天然,不损天然,依形度势,十分谨慎地略加整删,在似与非似中寻求意境,在根木节、疤、瘤上找传神。根艺之宝,宝在自然,天人合一,神形兼备”,这是根艺价值的根本所在。根艺在雕塑技艺上又可分为简雕和简雕。

  简雕:是根据根材固有的形态,为了突出主题,把多余的部分裁掉,只要略加施艺,稍微游刃,作品形象已够明显,根本无需再作过多的施艺雕琢;否则要导致弄巧成拙。泉州李崇正那件荣获全国一等奖的《憨然信步》根艺品,就是采用这种手法,它没有多大施艺,更没有在任何部位进行精雕细刻,便达到“以形传神”以神壮形的目的。大家都公认,那是件形神兼备的上乘之作。

  巧雕:则应允许在作品的关键部位精雕细刻、组合、巧接巧拼、巧皮和巧色。关键是要巧得恰到好处,巧得自然得体,巧得合情合理。因为有的根材,虽有模糊形状,但在那关键部位不加着力施艺,不精雕细刻,尽管作者美其名曰什么《文姬归汉》或《李白醉酒》,但多数观众还是瞠目不知所对,莫名其妙,存在着强加于人的欺世之嫌。这种情况,要是在那关键部位进行合情合理的施艺,甚至不惜糊雕细刻,整个作品就画龙点晴地活起来,收到雅俗共赏的效果。全国著名根艺家林祥梧的许多珍品都是这样处理的。《张果老倒骑驴》,可算是一件典型的因材施艺巧雕的根艺品。作者巧妙地把作为张果老的“长靴”根材固有黑色,和作为毛驴的根材毛茸茸的表皮保留下来。由于留下了根材固有的“巧色”和“巧皮”,就使得整件作品显得栩栩如生,形象十分自然生动。《恨不当年未嫁时》,是一种巧妙组合而内涵十分丰富,并经得起反复品味的佳作。作者独具匠心,善于发现,把两块本来毫无相干的树根,通过巧妙的联想,把它们组合起来:那不知对方内情未婚的雄袋鼠,看到秀丽文雅的雌袋鼠,一见钟情,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地急着求爱,那雌袋鼠面对英俊潇洒的雄袋鼠也颇有好感,只因自己是一个已婚且有孩子的母亲,难以相从,深感相见恨晚,苦涩低头,暗自凄楚神伤。那两者一喜一悲的举止神态,组合一起,相映成趣,加上绝妙的点题,真是令人击节叫绝。

  根雕与根艺不同,它的制作主要有三类:一是对天然造型有缺憾的根材,以雕琢来弥补它的缺憾,仍以顺从根材的天然为主,只是进行小雕小琢;二是大雕大改,根材缺头雕头,缺脚雕脚,太粗可改细,太大可改小,不能成形雕琢成形;三是利用根材自由造型,仅雕一个头脸,亦有手足,其余部分的疤瘤保留不动,天缺人工补,人补天不足,以高超的创造技巧,把天然美和人工美结合起来,巧夺天工,相映生辉,博得人们的喜爱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
    根艺是一门"奇","巧"结合的造型艺术,它在艺术创作的美学原则上与其他艺术有共同之处,又有它独有的特点。所谓共同之处,就是它具备了木雕,雕塑,石刻等艺术的表现形式,又吸收它们创作的长处,来补其短处。它们的不同之处,就在于根艺是采用根的自然形态,与天同创。因此,它在艺术创作上着重有四项原则:一是寻奇觅美;二是巧借天然;三是突出意趣;四是讲究构图。这四要素是就根艺创作的最基本的设想。

    1.讲究构图

  构图法则:根艺作品的构图方法是很多的,在立体雕塑作品中通常采用三角形构图。所谓三角形构图理解为:构图中的基本部分用直线联结起来,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。这些三角形是极其多样的。通常在构图处理上不仅有一个三角形,而且有好几个夹角或者三角形,但其中有一个应该是主要的,它本身包含着构图中心,而且其外形要比在构图处理中的其它几个角的外形明显。 根艺作品也可以用其他一些几何图形,如圆形,椭圆形,菱形等等,作为进一步进行构图的基础。
根艺作品构图的特点:

  在评价根艺美术作品时,常常运用这样的评语:构图安定,结构宏伟,意向豪放,变化多端等等。这多种多样的印象,不仅决定于题材和作品的内容,而且也来源于色调,木质纹理和配合,但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作品的构图处理。根艺美术的构图原理,就是从根的自然形态中,寻找形式的内在因素,从内容到形式,从形式到内容,是一个反反复复地体现主题思想和内容的过程.

    根艺作品构图的生命力:

  根艺作品的生命力,一般来说是从根的奇特形态中发现,理解其内在的东西,并利用某些形象的表面特征,加以典型的有力表现。有时还可以借助于表现技巧,使根艺作品产生神态和动感,赋予新的生命。根艺作品只能表现在某一时间内的情节,也就是使观众明确地感觉到在这一时刻之前和之后,即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那一瞬间的情节,只有做到了这一点,才能给人以富有生命的运动感。

    根艺作品构图的表现力:

  所谓表现力,也就是根艺美术的感染力,即发挥运用对比的效果。当根艺作品的构图一旦形成强弱,粗细,大小等强烈的对比和韵律感时,构图才具有表理力。
此外,在构图时各种富有表现力的对比的结合,要通过节奏韵律表现出来。韵律是构图的基础,也是美感的基础。它在赋予作品艺术性的同时,也给了它诗意和音乐感,使构图更富有表现力。

    根艺作品构图的整体性:

  在构图中,为了体现作品的整体性,作者应把次要的事物从属于主要事物,使作品的各个部分融合于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内。与作者思想符合的构图,应预先考虑到欣赏者的感觉逻辑,使其与作者思想发展逻辑相呼应。构图的整体性,依靠它所有因素之间的联系,都是为了欣赏者能够看出作品所表现的意思。

    突出意趣

  创作是源于自然,高于自然,回归自然,但绝不能单纯描绘天然,更不能照葫芦画瓢,而应当充分利用自然根材奇美的特征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表。这种体现不是直截了当的,而是采取一种曲折的,耐人寻味的方法表达出来:

    1.从诗情画意中获得意趣:
 
  在根艺作品的创作设想中,除了明确主题,因材施艺之外,还要追求一种耐人寻味的"弦外之音",这就是中国画论中常说的"画外之意"或"意境"。所谓讲究意趣,是说作品有要隽永深邃的"诗情画意",它常常把作品的主题思想给以委婉含蓄的表现,力求摆脱过于刻露的一般化描写。根艺作者,要深刻地识别根材的表现形态,要有强烈真挚和思想感情,而思想感情的产生,又与对根材的形态认识深度有关。

    2.从表现美中获得意趣:
 
  人们常把不好的东西称之为粗俗,但在艺术上,粗和俗却不能划上等号。粗制滥造的东西固然不好,但在艺术上粗犷的东西却是极妙的。古今中外不少根艺作品就具有一种粗犷的美,采取稍加雕琢的方法,刀阔斧地取舍,不加修饰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。另一些作品表现了精细的美,这种细腻的处理方法,可给人一种精细的美感。挖掘平凡生活中的诗意美,给人以朴实,和谐的艺术美的享受。这种现实生活中如画而又逼真的意趣,会使人感到一种幽静。

    3.从识别根材中获得意趣:
 
  "意趣具于笔先,则画成神足","后人刻意工巧,有物趣而乏天趣"。要获得意趣则须抓住神似美。在形态多变的各种根材面前,意趣既不能因袭和模仿,又不能率意触情,草草便得。清代画家石涛认为:"人操此蒙养生活之权,焉能使用笔墨之下,一一尽其灵而足其神。"在深入生活,观察自然领略到变化无穷的意趣。"意"是根艺家的气质,感情,理想等精神世界的因素在创作中的体现;"趣"是面对根材的客观形象的反映。只有在作品中饱含着作者对根的自然美的深刻感受,才能赋予根的艺术以浓厚的感情色彩,抒发与时代脉搏和人民群众的感情相联系的艺术情趣,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来。

    巧借天然

  寻找合适的根材是根艺美术创作的重要基础,而巧借天然则是根艺美术创作成功的开端。

    1.巧用根的最佳形象:

  巧借天然,作为一个根艺家必须掌握这个艺术创作规律,这是根艺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到之处。巧借天然,即要求作者用审美的眼光去识别各种根的自然美的特征,进而能合现地动用它。

    2.巧用根的节疤和色泽:
 
  树根的形体变化较大,千姿百态,有的虬曲臃肿疙瘩斑斑,有的四出槎芽,既有突出的鸡眼,又有空穴,还有结瘤和细裂的纹路及各样的节疤------这多变的树根,展现出人工所不能刻画出的特点。对于形态复杂的根材,创作者要巧作心计,反复推敲琢磨,有所选择,有所集中,有所概括,有所取舍,有所强调,一切取决于主题思想的要求,一切为了突出地表现主题思想,一切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。

    3.巧施技艺:
 
  根艺创作必须注意艺术性,就要有能够充分表达艺术效果的技艺,要求艺术和技术的统一。由于根艺作品受到材料形态的限制,不能像木雕那样自由地动用材料和刀法,只能借助于根的节,疤,痕,瘤,须,皮,色和有韵律的体态以及多变的线条等自然特征,加之丰富想象来进行徒刑和雕琢,在"似与不似"之间表现对象。

    再有,根艺创作,一般不是先立意后找根,而是先找根后立意。从选到的自然美的奇根里司出形象,匠心独运地扬其长,补其短。

寻奇觅美
  一切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它所使用的材料。根艺美术家必须到大自然中去寻找,发现,搜集各种形态奇特的废根,从而诱发创作的契机,确立作品的主题。

  根艺作者只有寻找到了形态奇特的根材后,才能通过运用自己的智慧,想象力和独创性创作出完美的根艺作品来。这种寻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寻找创作题材的过程。要创作出既有根的艺术特点,又有思想内容的根艺作品,关键在于设想。这个设想是建筑在自然存在的有表现力的根上,而不是在一摊泥巴或地块待雕的木头上。

  为此,首先就要去找根,到大自然中去,在那些被遗弃的废根木里寻奇觅美。到大自然中寻找美的根存在于大自然之中,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。有表现力的根所存在的美是各种各样的,能否发现这种美是和那双观察它的眼睛有关的。

  根艺作者的最好的老师-----大自然,人们应当将全部情感倾注于它,全身心地去热爱它,大自然将会给以丰厚的回报。作为一个艺术家,无论他从事哪种艺术,都应该善于观察,当然根艺美术家也不例外。成千上万的人们对于他身边出现的某个根的形象是淡漠的,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大。但如果被一位目光敏锐的根艺作者发现,就会引起他的注意,促使他专心地观察,思考和选择,并牢牢地记住这使他感动的形象,从而激发他的创作灵感。于是,曾经千百次从这现象旁边袖手而过的那些人,将会惊奇和感动,并且莫名其妙,他们以前怎么一点也觉察不到这根材的美。

  怎样选择有形象的根材在自然界中所看到的千姿百态的树根,竹根,藤根及各种坚硬的植物根材,不管它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,是单纯的还是奇特的,也不管它本身像个什么,终究是一个僵死的东西。其所以具有自然美,蕴藏着内在的生命感,是指它以过根艺美术家的形象思维才会有表现的可能。根艺作家的寻奇觅美,实际上就是根艺创作的设想中,如何认识和利用根的自然美的开端。

Tags:根雕 艺术 以及 创作 美学 原则 责任编辑:admin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似而非似识根雕 下一篇象山竹根雕获“浙江名雕”称号

评论

帐  号: 密码: (新用户注册)
验 证 码:
表  情:
内  容: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图片主题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相关文章

中国书画名家百科-权威的中国书画名家大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