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书画名家百科-权威的中国书画名家大百科
手机版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网站颜色:

TOP

宋元时期泉州陶瓷历史文化
2013-06-10 09:08:03 来源: 作者: 【 】 浏览:146次 评论:0
  宋代特别是南宋,泉州跃居为我国海上交通中心,对外贸易十分繁荣(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.dnscn.cn《海丝之路》)。泉州各色的窑业空前发达,所产的青瓷、白瓷、黑釉瓷成为外销的大宗商品。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博物馆亚洲部主任、英国伦敦大学博士、美籍华裔陶瓷女专家何翠媚亲临闽南各地古陶瓷窑址考古,她在国际学术会上曾以《闽南古陶瓷的地区性及国际性地位》做出结论:泉州“北宋、南宋时期陶瓷产地集中在沿海地区,并且以南安为首形成一庞大窑区”。

  元代,泉州成为世界最大贸易港之一,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,陶瓷业不论是品种、质量、数量、烧成技术,比之过去又有新的提高。元代的晋江两岸,元朝来泉的马可·波罗(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.dnscn.cn《泉州人名录·马可·波罗》)誉为“瓷香弥漫”。

  工艺技术

  北宋时,德化瓷胚成型,已采用轮制工艺,即利用辘轳车转动的惯性,用手把泥块拉捏成型。同时,也采用模印工艺,用吸水陶模装入泥料,用手压印成型,经自然干燥,脱模粘接,然后对粗胚进行整修,粘胚、施釉、剐底等手工操作。轮制和模印成型工艺,一直沿用到民国24年,才开始出现石膏模注浆法。
  自宋朝开始,以德化为代表的瓷器烧制,采用龙窑。龙窑分室龙窑、碗窑、蛇目窑三种。龙窑依山坡而建,尾上头下,头为燃烧室,尾为烟窗。利用地势坡度,增强窑室烧成时的抽火排烟能力。窑室为阶级状,每级两侧设投柴火孔,数级设一窑门,以供装出瓷件之用。每级称为一目,短者十多目,多者二、三十目。以松木、松枝做燃料。

  宋末元初,出现一种介于龙窑和阶级窑之间,较易控制烧成火焰的鸡笼窑,开始改变宋初以来使用还原焰烧成的老技术,进入采用氧化烧成的新技术。

  南宋·嘉定十六年(1223年),日本人加藤四郎到福建德化等地学习烧制瓷器技术,并带回日本依法烧窑,日本人称他为“陶祖”。宋代德化窑盛行的伞形支烧窑具传入日本后,提高了日本陶瓷产品的装烧容量。

  外销

  南宋·赵汝适《诸蕃志》载,泉州瓷器外销的国家或地区有占城(今越南南方)、真腊(今柬埔寨)、凌牙斯加(马来半岛北部)、佛罗安(马来半岛南部)、细兰(今斯里兰卡)、闍婆(今印尼爪哇岛)、南毗(印度南部)、大食(阿拉伯国家总称)、层拔(今伊拉克东南)、三佛齐(今印尼)、单马令(马来半岛南部)、渤泥(今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)、麻逸(今菲律宾群岛之一)、三屿(今菲律宾的三岛)等14处。(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.dnscn.cn《泉州人名录·赵汝适》、《泉南著述·诸蕃志》)

  元·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中,对泉州外销瓷的器形、釉色,提法繁多。有青瓷器、青器、青碗、青盘……青白瓷器、青白花瓷、青白花碗、青白器、青白碗……乌碗等。器形有碗、罐、瓶、壶、埕(酒瓮)、瓮、垒、坛。产品远销台湾、琉球、印度之那半岛、印度尼西亚群岛、马来半岛、印度半岛、菲律宾群岛、阿拉伯半岛、波斯湾等51个国家和地区。(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.dnscn.cn《泉州人名录·汪大渊》、《泉南著述·岛夷志略》)

  南安瓷

  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(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.dnscn.cn《泉南著述·马可·波罗游记》)中提到的“距城十里”的产瓷地,被日本学术界称为“珠光青瓷”的宋元古瓷的产地,便是位于南安南坑一带和安溪龙门桂窑的古窑址。 宋元两代是南安瓷的鼎盛时期,南坑窑群是当时的主要产地。(参见下文“南安东田南坑古窑址”)

  位于南安南坑加棠井村的古庙南川宫,祈奉南岳帝君,始建于唐末五代时期,为泉州五岳圣地之一。宋时,湖南烧瓷名匠南迁福建,带来一尊“武安尊王”进宫供奉,并在此烧瓷开发,从此,武安尊王为窑主,而南岳帝君成为烧瓷匠人的保护神。南川宫就这样成为南坑窑群瓷工和船工朝拜的圣地。南川宫还配祀一尊仁远王,系九日山下昭惠庙海神通远王的佐神,是保佑瓷器安全航运的神祗。

  蓝溪畔上还保留着一个古码头遗址。渡口上有一座进龙宫,已有千年历史。当年,蓝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河驿渡,南坑瓷运往码头,在进龙宫上香,拜祀顺正王公,然后沿蓝溪水进入西溪,船到泉州城,同番商进行贸易,许多外国人进了货,与泉州市舶司官员一道,到九日山下延福寺通远王祠行香,举行隆重祈风仪式,礼毕游山泛溪,勒石记事。之后,满载泉州城丝织品、陶瓷返回番邦。当然,也有的直接到窑址买货,从蓝溪码头下水,运到泉州城,再装上货舶启程。

       德化瓷

  宋、元之际,白瓷已逐渐成为主流。德化瓷的瓷色纯净洁白,自南宋·祖龙宫、屈斗宫等窑场开始烧制,历代沿袭不衰,成为德化代表性瓷种。元朝盛行瓷雕佛像,并成为朝廷的御用品。《安海志》曾载:“白瓷出德化,元时上供。”马可·波罗也赞誉过德化瓷器,使德化瓷器的影响日益深远,至今法、意等国仍称德化白瓷为“马可·波罗瓷”。同时,装饰上已有白瓷印花工艺。

  历史上德化陶瓷基本上外销为主。

  埃及是非洲发现中国古陶瓷最多的国家。早在11世纪至12世纪法蒂玛王朝,埃及就从中国输入德化窑白瓷;在开罗南郊的福斯塔特遗址,也出土了不少 德化宋代的白瓷及明清时代的青花瓷。

  在非洲东部的肯尼亚,由于中国瓷器大量涌入,当地人因此将其称为“中国拉姆”,意为从拉姆运来的中国瓷器;在该国南部海岸的索巴萨区,也出土了德化的建白瓷、青花瓷等瓷器。

  在坦桑尼亚的噶尼喀亦出土了大量德化窑的青花瓷器,有吉祥纹青花盘、圆圈点纹碗、碟和花篮纹青花盘等。

  另外,在南非发现的中国古瓷,均集中在海底沉船,仅1647~1821年间,在好望角一带就沉没61艘船;1853年在南非卓湾捞出一批瓷器,其中就有元代德化的白釉瓷,这些瓷器现存放在大英博物馆。
  以上产品,都能在在德化的博物馆找到相关的实物证据。

  东非海岸基尔瓦遗址出土的白釉莲瓣碗,与德化屈斗宫同类产品毫无二致,是德化瓷输入非洲的证据。
  考古发现证实,日本、菲律宾、印尼等国,宋元 德化瓷器出土甚多,海碗、军持、粉盒、瓶、罐等器不胜枚举。

  1999年被打捞出水的清代商船“泰兴号”上就发现35万件德化瓷器,引起世界轰动。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里,珍藏着许多德化的古陶瓷珍品。
Tags:宋元 时期 泉州 陶瓷 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:木木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唐代及五代时期的泉州陶瓷 下一篇宋元时期泉州陶瓷窑地

评论

帐  号: 密码: (新用户注册)
验 证 码:
表  情:
内  容: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图片主题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相关文章

中国书画名家百科-权威的中国书画名家大百科